豉油含黄曲霉毒素傷肝可致急性中毒 19款不含急性毒醬油名單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9/04/17 16:10

最後更新: 2020/05/18 13:01

分享:

分享:

水中銀檢測47款常見醬油,19個樣本表現理想,不含急性毒素。

豉油含急性毒素可傷肝或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!生物科技檢測公司水中銀檢測市面上47款常見醬油,結果有6成醬油都未達「品質卓越」的標準,約1成樣本發現超標急性毒,長期食用恐引致心血管疾病、骨骼異常發育等問題。水中銀提醒,生產醬油用的大豆常受曲霉菌影響,市民若經常攝入大量黄曲霉毒素可傷肝並導致急性中毒。

水中銀於2018年5月至2019年2月,從本港各大級市購入29個醬油品牌、合共47款常見醬油、豉油及鮮露作檢測,包括本地及國際品牌如李錦記、淘大、品珍、萬字、金蘭、美味棧、美極和魯花等等,當中有29款生抽醬油、4款老抽、5款鮮露、1款甜豉油、2款減鹽豉油、2款蒸魚豉油、以及4款其他調味醬。

在急性毒物測試中,19個樣本評為綠魚(表現理想)、22個樣本評為黃魚(表現合格);6個樣本評為紅魚(有待改善),當中4款來自香港,2款來自內地。

水中銀指急性毒最差的樣本與最理想的樣本比較,其毒性水平相差逾10倍,長期食用急性毒水平超標的醬油,恐增患心血管疾病、骨骼異常發育等風險。

水中銀引述世界衛生組織指出,常受曲霉菌影響的農作物有穀物(玉米、小麥等)、油籽(大豆、花生等)、香料(辣椒、黑胡椒等)和堅果(杏仁、核桃等),市民若經常攝入大量黄曲霉毒素可傷肝並導致急性中毒。

水中銀首席執行官杜偉樑先生表示,醬油作為民間最基本的食材之一,本是很簡單的配方,然而市面上不少標榜『天然釀製』、『天然生曬』、『古法製造』、『不加味精』的醬油產品,均添加了增味劑、防腐劑、人造色素、甜味劑、乳化劑、增調劑甚或是酸鹼度調節劑等不必要的添加成分。於毒理學角度而言,添加劑是增加產品毒性風險的元兇之一,因此有洞悉醬油安全的必須性。

他又指,醬油本身含鹽,鹽本身是天然防腐劑,因此加入添加劑就好像「化妝」,使用者若將醬油儲存於高溫、濕度高的地方,醬油內含有的化學成份,可能產生化學反應,釋出有害物。他建議,市民在購買醬油時應細閱成分標籤,含愈少看不明白的成份就愈好。

另外在鯖鱂魚胚胎慢性毒物(類雌激素)測試結果顯示,有7個樣本含微量類雌激素,當中3款來自香港、1款來自內地、2款來自台灣、1款來自日本,但未有超標。

水中銀解釋,實驗測試出來的類雌激素,有機會是由大豆內源性植物雌激素、如大豆異黃酮所引起。水中銀指出,不排除樣本中有化學物質在單獨或混合效應下使用產生毒性,毒性亦有機會由食物原料品質、製作衞生、加工情況、運輸和儲存等其他因素造成。

食安中心回應指,法例規定所有本港出售的食物,必須適宜供人類食用。

過去三年,中心共抽取超過 1100個醬油樣本進行化學同微生物測試,整體合格率超過 99%。就不合格樣本(包括樣本被驗出塑化劑超出食安中心嘅行動水平、防腐劑超出法例標準或違反食物標籤規例),中心已經公佈相關檢測結果並作出跟進。

中心又指,水中銀的生物測試,只能顯示食物可能含有類雌激素物質或對魚類胚胎有毒的物質,但不能篩選及確切指出所含物質為何及其含量,因此不能用以評估對人類健康的影響,亦不適用於食物安全的執法檢測工作。

19款不含急性毒安全醬油足本名單:

 

更多有關食用安全的報道【按此即看】